一舟集团

首页 > 服务支持 > 一舟案例

2021年江苏经济盘点

2021年江苏经济盘点

来源:bb新体育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3-16 03:25:33 1
2021年,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特殊形势,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有效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各项风险挑战,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,持续做好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工作,经济运行

  2021年,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特殊形势,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有效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各项风险挑战,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,持续做好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工作,经济运行稳定恢复、稳中向好,发展质效稳步提升,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好于预期,两年平均增速优于2019年同期,圆满实现 “十四五”良好开局,全面开启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。全年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:

  2021年,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8.6%;比2020年增加1.36万亿元,增量首次突破万亿元且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。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7%;占GDP比重达35.8%,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超4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15.1%,增量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。外贸规模突破5万亿元大关,比上年增长17.1%。财政收入首破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6%,税占比达81.6%。粮食总产近750亿斤,比上年增产3.4亿斤,连续5年实现增产,连续8年总产稳定在700亿斤以上。实际使用外资288.5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22.7%。金融存贷款总额超36万亿元,同比增长12.4%。

  一季度、上半年、前三季度、全年,江苏GDP两年平均增速始终保持在6%以上,经济稳步的增长态势稳健。全年GDP两年平均增速比2019年同期高出0.2个百分点,已基本恢复至常态化增长水平。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.8%,两年平均增长9.4%,比2019年同期高3.2个百分点,前十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,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6.4%,有力支撑了工业生产的稳定恢复。1—11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.8%,两年平均增长14.8%,比2019年同期高出6.8个百分点。列统的10个行业门类中有8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,5个行业增速超20%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.1%,两年平均增长6.4%,比2019年同期高0.2个百分点,消费品市场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.8%,两年平均增长3%,其中制造业投资提高16.1%,实体经济投入信心较为充足。

  先进制造业增势良好。2021年,工业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9.8%、47.5%,分别比上年提高3个、1个百分点。规上工业中新能源汽车、锂离子电池、光伏电池等绿色低碳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倍、50.4%和32%。高技术服务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。1—11月,全省规上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0.5%,两年平均增长17.9%,比规上服务业高3.1个百分点。其中,工程技术探讨研究和试验发展、技术推广服务分别同比增长41.1%、50.1%。新兴消费快速壮大。全年限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实现105.4%的快速地增长,占限上商品零售额比重比上年提高0.8个百分点;全年限上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6.9%。

  从工业看,全省规上工业中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.7%,比规上工业高6.9个百分点;工业机器人、集成电路、传感器、3D打印设备等数字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2.8%、39.1%、25.5%、64.3%。从服务业看,1—11月,规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30.9%、19.2%,其中网络站点平台、互联网数据服务增长31% 、153.1%。从消费市场看,智能手机、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.9%、35.2%。以网络购物、“无接触配送”为代表的线上消费快速壮大,全年限上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6.9%。从项目投入看,与数字设备、数字产业紧密相关的行业投资迅速增加,电子及通信设施制造、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投资分别增长21.5%、22.3%;信息服务、电子商务服务投资分别增长15.7%、192.1%。

  近八成工业行业利润正增长。1—11月,全省规上工业公司总利润同比增长28.2%,两年平均增长18.6%,比2019年高出22.2个百分点;列统的40个行业大类中有31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,增长面达77.5%。服务业利润迅速增加。1—11月,全省规上服务业盈利同比增长29.1%,比营业收入高出4.3个百分点。列统的35个行业中有26个行业盈利实现同比增长,增长面达74.3%;其中,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盈利同比增长44.5%,工业生产迅速恢复带动道路运输业、商务服务业、专业方面技术服务业利润分别增长99.6%、23.1%、33.5%。

  从就业看,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40.21万人,比上年增长5.6%。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.54%,年内始终处于较低水平。从物价看,2021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.6%,年内始终处在温和上涨区间。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“七涨一降”,其中食品烟酒涨0.9%,衣着涨1.5%,居住涨1.3%,生活用品及服务涨1.1%,交通通信涨4.3%,教育文化娱乐涨1.8%,医疗保健涨1.0%;其他用品及服务下降1.1%。从收入看,2021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.5%,其中城镇、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.7%、10.7%;城乡收入比由上年的2.19:1缩小至2.16:1。

  2021年,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全面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各项风险挑战,经济运行“稳中有进、稳中提质、稳中蓄势”,总实力再攀新台阶,结构转型实现新突破,发展动能彰显新优势,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新成效,高水平发展迈出新步伐,经济稳步的增长动力强、态势稳、韧性足的特征持续显现,顺利实现 “十四五”和现代化建设良好开局。

  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2021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16364.2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8.6%,两年平均增长6.1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4722.4亿元,增长3.1%,两年平均增长2.4%;第二产业增加值51775.4亿元,增长10.1%,两年平均增长7.0%;第三产业增加值59866.4亿元,增长7.7%,两年平均增长5.6%。

  2021年,全省GDP迈上11万亿元新台阶,其中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,占GDP比重达35.8%,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万亿元,外贸规模突破5万亿元,财政收入首破万亿元。新兴动能加速成长。全年工业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9.8%、47.5%,分别比上年提高3个、1个百分点。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.6%,年内增速明显高于全部投资。“双碳”目标加速落实。全年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105.4%。规上工业中新能源汽车、锂离子电池、光伏电池等绿色低碳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倍、50.4%和32%。企业效益迅速增加。1—11月,全省规上工业公司总利润同比增长28.2%,两年平均增长18.6%,比2019年高出22.2个百分点;规上服务业盈利同比增长29.1%,增速比营业收入高出4.3个百分点。

  2021年,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79.2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4%,两年平均增长3%。粮食总产再创新高。全省全年粮食总产749.2亿斤,居全国第8位;比上年增产3.41亿斤,连续5年实现增产,连续8年总产保持在700亿斤以上。其中,夏粮产量276.1亿斤,增长0.5%;秋粮产量473.1亿斤,增长0.4%。粮食播种面积8141.3万亩,比上年增加32.8万亩,增长0.4%。全年生猪出栏2210.1万头,同比增长21.1%;年末生猪存栏1482.6万头,同比增长7.8%。家禽出栏7.2亿只,同比增长2.7%。水产品产量495.5万吨,同比增长1.1%。其中,淡水养殖348.9万吨,同比增长6.0%。

  2021年,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.8%,两年平均增长9.4%。分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增长2.1%,制造业增长12.8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.8%。分经济类型看,股份制企业增长14.4%;非公有制企业增长15.9%,其中私营企业增长15.5%;小微型企业增长14.0%。分行业看,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,增长面达90%,较上年提升12.5个百分点。按累计增加值排名的前十大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,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、通用设备制造业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、专用设备制造业、金属制作的产品业、汽车制造业分别增长17.4%、19.2%、18.4%、15.9%、15.8%、14.7%,均快于规上工业中等水准。先进制造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。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7.1%、17%,比规上工业分别高出4.3个、4.2个百分点,占比提升至22.5%、51.1%。工业机器人、集成电路、传感器、3D打印设备等数字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2.8%、39.1%、25.5%、64.3%。

  2021年,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7%,两年平均增长5.6%。其中,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.1%,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.9%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.6%,金融业增长6.3%,房地产业增长5.8%。1—11月,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.8%,两年平均增长14.8%。列统的10个门类行业中有8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,5个行业增速超过20%,其中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,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增速达30%以上。高技术服务业持续快增。1—11月,全省规上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0.5%,两年平均增长17.9%,高出规上服务业3.1个百分点。产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,带动工程技术探讨研究和试验发展、技术推广服务同比增长41.1%、50.1%。数字化的经济快速壮大,带动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7.6%,两年平均增长17%;其中网络站点平台、互联网数据服务分别同比增长31%、153.1%。

  2021年,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702.6亿元,比上年增长15.1%,两年平均增长6.4%。分消费形态看,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4956.7亿元,增长15.4%;餐饮收入993.6亿元,增长21.5%。分商品类别看,全省限额以上10类主要商品零售均实现正增长。其中,建筑及装潢材料类、石油及制品类、日用品类、烟酒类、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、粮油食品类分别增长36.9%、26.6%、22.6%、17.6%、16.7%、16.0%。新兴消费规模快速壮大。全省限额以上单位中智能手机、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.9%、35.2%。以网络购物、“无接触配送”为代表的线上消费快速成长,全年限上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6.9%。

  2021年,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.8%,两年平均增长3.0%。其中,项目投资提高7.6%,比全部投资增速高出1.8个百分点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2.3%;第二产业投资提高12.1%,其中工业投资提高12.1%;第三产业投资提高1.5%。制造业投资支撑有力。全年制造业投资提高16.1%,高于全部投资10.3个百分点。其中,专用设备制造增长35.7%、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增长15.8%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增长25.7%、通用设备制造增长13.1%。民间投资结构优化。全年民间投资提高6.3%,其中民间制造业投资提高16.4%,民间高技术产业投资提高26.2%。房地产投资继续增长。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提高2.3%,两年平均增长5.9%;商品房销售面积16551.8万平方米,增长7.3%,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361.5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3.7%。

  2021年,全省进出口总额52130.6亿元,比上年增长17.1%,两年平均增长9.6%。其中,出口32532.3亿元,增长18.6%,两年平均增长9.3%;进口19598.3亿元,增长14.8%,两年平均增长10.1%。净出口由2020年的10363亿元扩大至12934亿元。

  2021年,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15.2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6%。其中,税收收入8171.3亿元,增长10.2%,税占比达81.6%。民生领域投入进一步加大。2021年,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586亿元,比上年增长6.6%,其中民生支出占比近八成。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89433.1亿元,比上年末增长9.8%;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77970.1亿元,增长15.2%。

  2021年,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.6%,涨幅较上年收窄0.9个百分点。其中,城市上涨1.6%,农村上涨1.5%。分类别看,食品烟酒价格持续上涨0.9%,衣着价格持续上涨1.5%,居住价格持续上涨1.3%,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续上涨1.1%,交通通信价格持续上涨4.3%,教育文化娱乐价格持续上涨1.8%,医疗保健价格持续上涨1.0%;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.1%。全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、进价同比分别上涨6.3%、13.8%。

  2021年,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98元,同比增长9.5%,两年平均增长7.1%。其中,工资性收入26721元,同比增长8.4%;经营净收入6215元,同比增长9.0%;财产净收入5316元,同比增长12.2%;转移净收入9247元,同比增长11.5%。按常住地分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743元,同比增长8.7%,两年平均增长6.3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91元,同比增长10.7%,两年平均增长8.7%。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比为2.16,较上年同期缩小0.03。

  总体来看,2021年全省经济稳健复苏、稳中向好的态势持续显现,高水平发展成效明显,较好发挥了全国经济“压舱石”作用。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,当前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仍然错综复杂,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,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。下阶段,要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,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立足新发展阶段,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,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切实扛起“争当表率、争做示范、走在前列”光荣使命,奋力谱写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,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
  (1)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,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。

  (2)地区生产总值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上涨的速度按可比价计算,为实际上涨的速度;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,按现价计算,为名义增长速度。

  (3)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要经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。

  (4)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: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、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。其中,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要经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(单位)、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(单位)、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(单位)。

  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(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)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。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(如虚拟商品、服务类商品等)。

  (5)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南京海关;财政数据来自省财政厅;金融存贷款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南京分行;粮食总产、生猪存栏出栏、能繁母猪存栏、居民消费价格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;其他数据均来自省统计局。

评论一舟